內容詳情
內容詳情 副標題 兩部門開展2025年度中央財政支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 二維碼
7
發表時間:2025-04-10 09:11來源:中國建設報網址: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gzdt/art/2025/art_e7768ee01339489daeffc1ba5fc9ca1e.html 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日前印發通知明確,2025年中央財政繼續通過定額補助支持部分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探索建立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機制,推動補齊城市基礎設施的短板弱項,加強消費型基礎設施建設,注重向提振消費方面發力,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由“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 通知明確,財政部會同住房城鄉建設部通過競爭性選拔,確定部分基礎條件好、積極性高、特色突出的城市,在城市層面探索整合各類資源,探索建立資金、用地、金融等各類要素保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中央財政對入圍城市給予定額補助。入圍城市制定城市更新工作方案,統籌使用中央和地方資金,完善法規制度、規劃標準、投融資機制及相關配套政策,探索城市更新可復制、可推廣的機制和模式。力爭通過三年探索,城市地下管網等基礎設施水平明顯提升,生活污水收集處理效能進一步提高,老舊片區宜居環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和經驗。 根據通知,2025年,中央財政支持實施城市更新工作的范圍為大城市及以上城市,共評選不超過20個城市,主要向超大特大城市以及黃河、珠江等重點流域沿線大城市傾斜。每省(區、市)可推薦1個城市參評。 中央財政按區域對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城市給予定額補助。其中:東部地區每個城市補助總額不超過8億元,中部地區每個城市補助總額不超過10億元,西部地區每個城市補助總額不超過12億元,直轄市每個城市補助總額不超過12億元。資金根據工作推進情況分年撥付到位。 通知同時明確了資金支持的兩個方向:一是城市更新重點樣板項目。城市供排水、燃氣、供熱等城市地下管網更新改造和經濟集約型綜合管廊建設;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網一體”、城市生活污水管網全覆蓋樣板區建設等;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建筑垃圾治理、綜合桿箱、危舊橋梁、機械停車設施等市政基礎設施提升改造;歷史文化街區、老舊小區、口袋公園、綠地開放共享等既有片區更新改造,注重文化、旅游、餐飲、休閑娛樂等一體打造,加強消費型基礎設施建設。 二是城市更新機制建設。項目儲備和生成機制。近遠結合、系統謀劃建設項目,城市更新項目謀劃、儲備、實施時序的方式,可形成的機制包括但不限于城市體檢、城市更新專項規劃、房屋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城市更新項目儲備庫建設、建設成效后評估機制等。資金安排和籌措機制。建立有利于統籌用好財政、金融資源的機制。財政資金方面,充分運用好國債資金、中央預算內投資、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預算、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其他政府性基金預算、國資預算等,最大程度發揮財政資金效能。金融支持方面,探索優化金融機構信貸支持模式,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同時,建立合理的成本分擔機制,如污水全覆蓋樣板區和“廠網一體”運行維護機制,以污水收集效能提升為導向的按效付費機制,居民小區二次供水設施專業化服務機制,建立地下管網“一張圖”設施動態更新機制和長效運行機制等。用地保障和審批機制,包括盤活利用存量低效用地、規劃制度,適用于改造類項目的城市更新項目審批制度,城市更新有關法規制度和技術標準等。中央資金可用于上述三類機制建立過程中的相關支出。 通知要求,各城市要按照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原則,突出本次城市更新的重點內容,聚焦城市老城區,集中打造城市更新的樣板項目,形成樣板片區。同時,應與現有支持政策做好統籌銜接,具體項目上不得重復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長期特別國債等其他渠道中央資金,防止交叉重復。 省級住房城鄉建設、財政部門應建立對入圍城市的日常跟蹤及監督機制,及時將工作進展、存在問題及經驗做法等報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原則上每個城市每年不少于1期。 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按照《中央財政支持城市更新行動績效評價辦法》及中央資金預算管理有關要求開展績效評價。
文章分類:
行業資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