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詳情
內容詳情 副標題 乘大勢以奮進 望遠山而前行 二維碼
50
發表時間:2024-12-27 09:58來源:中國建設報網址:https://www.mohurd.gov.cn/xinwen/gzdt/art/2024/art_133bb314ab6f400e9bafe46fa3e6e2f3.html ——乘歷史大勢而上; ——走人間正道致遠。 實踐注定以不平凡的筆觸,將2024年寫入史冊。這一年,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帶領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住房城鄉建設事業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好房子”建設成為社會共識 “無房不成家。”住房乃民生之本,是幸福生活的根源。黨的初心使命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安居樂業是人民群眾對幸福最樸素的期待,安居才能樂業。 一年來,我們堅持把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高品質居住需求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穩主體、穩需求、穩預期,持續打好保交房攻堅戰,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政策“組合拳”精準發力。迅速打出“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政策“組合拳”,有力發揮降成本、降門檻、提預期綜合效應,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多樣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和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10月、11月全國新建商品房交易網簽面積連續2個月同比、環比雙增長,打出了“賬面”可圈可點、“市面”人氣充盈的“止跌回穩”勢頭。 ——房地產發展新模式持續推進。建立人房地錢聯動新機制,加快城中村改造和城市危舊房改造,城市商品房現房銷售試點取得積極進展,“好房子”建設有序推進,扎扎實實讓百姓受益、城市受益、市場受益。 ——住房保障體系日趨完善。支持2000多萬人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支付房租,通過試點,累計100多萬名靈活就業人員納入制度覆蓋范圍。不斷增加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公租房供給,越來越多新市民、青年人、農民工在城市有了“家”。 當前,我國城鎮人均住房建筑面積已超過40平方米,人民群眾對住房品質有了更高要求,希望住上更好的房子、獲得更好的服務。打造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的“好房子”是社會共識、大勢所趨。一年來,我們持續健全住宅設計、材料、技術、維護、服務等基礎性制度,制定發布《好住房技術導則》等“四好”建設系列試行標準,指導各地積極推進“好房子”建設,形成各具特色的“好房子”樣板,讓越來越多“好房子”為“好生活”代言。 城市更新:潛力、活力、動力 “城,所以盛民也。”在14億中國人中,有超過9.3億人生活在城鎮。城市發展與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緊密相連,形成有機整體,既需要有序“生長運轉”,也需要持續“代謝更新”。 一年來,城市更新扎實推進,頂層設計和制度機制不斷完善,地下管網管廊建設改造、城市生命線工程建設、住宅老舊電梯更新納入“兩重”“兩新”,全國實施城市更新項目超過6萬個,不斷激發高質量、高品質、可持續的城市更新潛力。 ——為城市健康“把脈問診”。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城市體檢工作,從群眾身邊的急難愁盼,到影響城市競爭力、承載力和可持續發展的短板弱項,“先體檢,后更新”模式,為城市有機體始終保持活力護航。 ——為居民幸福“原地升級”。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大力建設完整社區,打造兒童友好空間建設樣板,扎實開展群眾身邊的公園綠地、運動活動場地建設,“小切口”加碼,“大民生”升溫。 ——為城市安全“強筋壯骨”。積極推動綜合管廊項目建設,整治易澇點,超過一半地級及以上城市建設了市級城市生命線監管平臺,全國房屋市政工程生產安全和燃氣事故顯著下降。今年多地雨量突破歷史極值,城市安全度汛,經受住了“任性”氣候考驗。 高質量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旋律,城市高質量發展是滿足當下、面向未來的永續命題。2020年以來,我們陸續在21個城市開展基于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在增強城市安全韌性、擴大有效投資、激發增長動能等方面先行先試,探索構建現代化城市治理新模式。“新城建”上升為中央決策部署,為城市這一經濟社會發展“火車頭”注入新動力。 中國建造——新型城鎮化的引擎 建筑業是傳統實體經濟,也是重要支柱產業,在助力新型城鎮化、促進經濟發展、增加社會就業、改善服務民生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實現提質增效、節能降耗、轉型升級,在國內大循環中“挑大梁”,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闖新路”,更好助力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是建筑業所擔負的重要使命。 乘風破浪,要把維持穩定性的“龍骨”立穩。一年來,我們推動構建誠信守法、公平競爭、追求品質的市場環境,破除制約企業發展的“千斤墜”;不斷強化工程質量安全和既有房屋安全監管,扎實開展大跨度鋼結構公共建筑設計回訪公益行動和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排查整改事故隱患,建成重大事故隱患數據庫,初步形成全國施工安全數字化監管“一張網”,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乘風破浪,要把提升競爭力的“船體”鍛強。一年來,我們持續推廣綠色化、智慧化、工業化為代表的新型建造方式,驅動智能建造試點與智能建造科技創新平臺齊頭并進;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和行業學科建設,組建部科技創新平臺,智能建造專業被納入教育部急需學科專業引導發展清單;厚植人才發展根基,啟動首批“建設英才”培養工作,舉辦首屆全國住房城鄉建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為領軍人才成長夯基壘臺,讓更多“武狀元”脫穎而出,為培育行業新質生產力、塑造核心競爭力,打通“科研開發-成果轉化-產業培育-人才培養”協同發展通道。 乘風破浪,要把“走出去”的“航道”拓寬。一年來,我們發布多項工程建設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推動工程建設標準國際化;緊密對接“一帶一路”、中國-東盟合作框架等外交機制,舉辦首屆中國和阿拉伯國家住房建設和城市發展領域部長級會議。我們的朋友遍天下,我們的航道更寬闊,“中國建造”將胸懷為社會提供高品質建筑產品的初心,與“中國設計”“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一起,駛向廣袤藍海。 又踏層峰辟新天,更揚云帆立潮頭 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 一年來,住房城鄉建設系統經受了考驗,交出一份優秀答卷。全系統廣大干部職工以專業之能、敬業之心、奮發之勢、奮進之志,為事業高質量發展凝聚起強大力量。 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回顧總結2024年工作,系統部署2025年重點任務。展望明年,“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呼之欲出。做好明年住房城鄉建設工作,對于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住房城鄉建設是黨和國家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百廢待興中啟航,在篳路藍縷中成長,在改革大潮中奮楫,在新征程上爭光,始終與時代發展同向而行,與國家命運同休共戚,與群眾期盼同頻共振,接續譜寫著經濟向好、發展向新、民生向暖的建設篇。 “疾風知勁草,烈火淬真金。”今天,我們航行于改革深水區,承上啟下、風高浪急、暗流涌動,涉及問題之多、領域之廣、矛盾之深前所未有,但我們在重重壓力中看到了一個把握大勢、立足優勢、不懼風雨的中國,看到了中國經濟的堅強底氣、堅強韌性、蓬勃朝氣。“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唯有想明白、干實在,方能更好順應人民期待,有力應對風險挑戰,堅實筑就發展根基,在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中建新功。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吹響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繪就了來年經濟工作的路線圖。全系統以國家富強為念,以人民幸福為盼,深化改革、狠抓落實,守正創新、迎難而上,錨定全面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闖關奪隘,瞄準“十五五”規劃良好開局滿弓勁發,永遠奏響建設者的鏗鏘樂章。
文章分類:
行業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