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詳情

內容詳情

副標題

陜建六建集團一線人物青春特輯:這是“生力”青年

 二維碼 86
發表時間:2024-12-09 10:18作者:張安妮

“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見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見曠野,可以栽種樹木的;遇見沙漠,可以開掘井泉的”。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引用了魯迅先生的這樣一段話。

從扎根到抽穗,武祺的成長之路也如同麥穗,麥種雖小,卻也在步履不停,堅定生長。

初露鋒芒,扎根夢想

在重點工程項目一線攻堅克難,是武祺剛參加工作時的關鍵詞。自2019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在西安市公安局市級監管場所建設項目、秦漢中心醫院EPC工程擔任施工員、技術員崗位。

“從事施工現場管理工作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熟悉圖紙設計、施工規范、驗收規范......武祺深知這是做好工作的基礎,于是他花費大量的課余時間和精力,一頭扎進那一本本厚厚的專業資料里,逐字逐句地研讀,遇到不懂的地方就積極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傅請教。在西安市公安局市級監管場所建設項目中,面對復雜的場地布局和高標準的安全要求,穿梭在各個施工區域,仔細對照著圖紙查看每一處施工細節,哪怕是一根小小的鋼筋的綁扎角度不符合規范,他都會立刻指出并要求整改。

用勤施肥,生力向上

在秦漢中心醫院EPC工程中,武祺面臨著諸多復雜的施工難題。例如,醫院主體結構施工時,部分區域的空間布局極為緊湊,各類管道線路的鋪設既要滿足醫療功能需求,又要確保符合安全規范,這就需要極其精細的規劃與協調。

武祺深知,僅靠已有的知識儲備遠遠不夠。他每天都會提前到達施工現場,拿著圖紙仔細比對每一處即將施工的位置,標記出可能存在問題的地方。白天,他跟隨著施工隊伍,一邊監督施工進度,一邊與工人們深入交流,收集他們在實際操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反饋。遇到不懂的地方,他就利用午休或者晚上收工后的時間,查閱大量的專業資料,向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和專家請教。

經過初期項目的錘煉,武祺愈發意識到自身技能提升的重要性。靠著這份勤奮與鉆研精神,他積極報名參加各類專業培訓課程,無論是建筑新技術的應用培訓,還是工程質量把控的專項講座,都能看到他專注聽講、認真記錄的身影。在秦漢中心醫院EPC工程工作期間,他取得助理工程師職稱與二級建造師(機電)職業資格,在眾多同齡人中初露鋒芒。

通過這一個個項目的磨煉,武祺如同得到了充足肥料滋養的麥苗,不斷茁壯成長,他身上的那股“生力”越發強勁,為后續應對更復雜的挑戰積攢了充足的能量。

經雨沐風,穗粒漸滿

2022年5月,武祺來到第一安裝公司生產科技部,負責生產、科技質量相關工作。在部門期間認真執行集團公司各項目管理制度,參與交大二期“安裝之星”、秦漢中心醫院項目“魯班獎”創優策劃、現場質量提升及匯報資料的制作。自參與工作至今,獲得中國安裝協會科技進步獎1項、陜西省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省級工法1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省級QC成果8項,陜西省創新大賽1項,BIM大獎4項、五小成果4項等。并獲得2023年“先進個人”稱號、2023年陜建六建集團優秀共青團員稱號。

武祺(右四)

他總是積極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將那些在施工現場摸爬滾打總結出來的寶貴技巧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新人。他常對新員工們說:“咱們干工程的,就是要有一股不怕吃苦、敢于挑戰的勁兒,遇到問題別退縮,辦法總比困難多。”

在日常項目工作中,他也會主動帶領年輕的同事參與到重要工作環節里,教他們如何看圖紙、如何把控質量、如何與各方溝通協調。這讓更多的青年在各自的崗位上展現出蓬勃的“生力”,就像一片成熟的麥田,揚起的麥穗散發著陣陣清香,影響著周圍的每一個人,讓“生力”青年的精神在項目一線不斷延續、不斷傳承,為建設更多的優質工程貢獻著源源不斷的青春力量。

把工作交給自己,把自己交給組織。楊佩琦談及目前在工作上的狀態時,眼中充滿堅定。

回望來路,在“螢火雪窗二十載”中,堅定“想干事”的志向

參加工作6年來,從一名學生蛻變成為一名成熟的企業職工,從青澀懵懂走向相對成熟,楊佩琦最初也感到十分彷徨。職場生涯的第一站,剛到項目現場時,望著那一片繁忙而又略顯雜亂的施工場地,帶著對未知的好奇與緊張,緊緊跟在師傅身后,開啟了“取經”之路。

施工現場,戴上安全帽,拿著筆記本,楊佩琦便跟隨師傅穿梭在各個施工區域。從基礎的土方開挖,到主體結構施工時,鋼筋的綁扎、模板的搭建,仔細觀察工人師傅們是如何精準地控制鋼筋的間距、如何確保模板拼接得嚴絲合縫。師傅還會結合施工圖紙,告訴她圖紙上的線條和標注是如何在現實中一一呈現的。

在這個過程中,她不僅僅是在一旁觀看,還主動參與到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中。幫忙記錄施工材料的進場數量和規格,對照著清單一項一項核對,確保材料的準確性;協助測量人員進行一些簡單的尺寸測量,拿著卷尺在場地里跑來跑去,將測量的數據認真記錄下來,再與圖紙進行比對。

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在施工現場摸爬滾打,楊佩琦積累了豐富且扎實的施工現場工作經驗,那些曾經在書本上略顯晦澀的知識,都變得鮮活起來,深深地印刻在了她的腦海里。

隨著項目的推進,楊佩琦慢慢開始接觸預算員崗位。起初,厚厚的一沓預算資料和復雜的工程圖紙讓她著實有些犯難,但好在有經驗豐富的預算師傅悉心帶領。

那段日子里,不管身處何種角色,面對什么崗位,楊佩琦始終牢記著“多學,多問,多記”這幾個字,懷揣著“把工作做的更好”的目標,在工作中充分發揚開拓創新精神,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干好本職工作,將各項工作任務都圓滿完成。

同時,楊佩琦也深知,僅有工作經驗并不足以支撐自己在職業生涯中長遠發展,所以她利用工作之余的時間,努力考取了“一級建造師”和“二級造價師”。不斷提升了自己的專業素養,讓自己能夠更好地應對工作中的各種挑戰,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扎實的能力去做好每一項工作任務,也正是在這不斷成長的過程中,她愈發堅定了“想干事”的志向,想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為公司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立足當下,在“且將新火試新茶”中,樹牢“能干事”的信念

如今,工作六年的時光已悄然過去,在這期間,她始終牢記自己黨員的身份,時刻以“黨員要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來嚴格要求自己。無論面對怎樣的工作任務,都秉持初心,在工作上始終保持務實嚴謹的態度,每一項工作任務力求圓滿完成。

隨著經驗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她也越發意識到自己肩負的責任更重了,更注重沉穩提升。在參與每一個新的項目預算工作時,她會提前深入了解項目的背景和特點,仔細研讀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設計方案等資料,從項目的整體定位到具體的施工要求,都做到心中有數。

在遇到大型安裝項目預算工作中,面對錯綜復雜的機電系統,包括暖通、給排水、電氣等多個專業的交叉施工情況,梳理出各個系統的脈絡,將圖紙按照不同專業進行分類整理,逐一核對各個系統之間的連接點和相互影響的部分,確保工程量計算時不會出現遺漏或重復計算的情況。

她明白“能干事”不僅要有扎實的專業技能,更要有沉穩的心態和不斷進取的精神。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會更加細致地去分析每一個預算項目,思考如何優化預算方案,為公司節省成本、提高效益;同時,也會積極關注行業的最新動態和新技術、新方法,不斷學習借鑒,融入到自己的工作當中,讓自己的能力能夠跟得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我愿意把工作交給自己,把自己交給組織”,今年,楊佩琦獲得集團商務崗“青焰標兵”稱號。她堅信,一項工作做了和做成,做成和做好,結果天差地別。接下來她會在組織的培養和帶領下,繼續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能干事”的信念,為公司的長遠發展添磚加瓦。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的“生力”青年一般,武祺和楊佩琦在建筑工程的這片廣闊天地里,遇見一個個難題的“深林”“曠野”“沙漠”,他們都憑借著自己的堅韌、智慧與擔當,將它們一一轉化為成長的契機,為城市的建設貢獻著自己的青春力量,也在不斷書寫著屬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激勵著身邊越來越多的青年投身到這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行業中來。

文章分類: 會員動態風采人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