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詳情
內容詳情 副標題 中建七局建裝公司馬星:勤勞筑夢 于普通中鑄就不凡 二維碼
44
發表時間:2024-12-04 10:56作者:葛艷艷 于博誠 馬星,廣匯灣一號院項目項目經理,建裝公司“優秀項目經理”。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馬星的工作筆記上永遠記著這樣的座右銘。深耕建筑行業十五載,從施工員到項目經理,馬星始終把務實擔當、實干興業作為自己的工作準繩,腳踏實地、穩扎穩打,堅持“干一行愛一行”的執著,成就“鉆一行精一行”的精彩。 辦法是想出來的。項目管理都會或多或少面臨著一些困難。這個時候,是束手無策,還是迎難而上,既是一種態度,更是一種精神。面對困難,不能一味朝上頭“哭窮”“喊難”,而要想方設法在找到攻堅克難的新路。馬星是這么想的,也是這么做的。 項目剛進場,一場突如其來的 “720 大暴雨” 兇猛來襲,給項目帶來了巨大的沖擊。彼時,項目正處于土方開挖的關鍵階段,暴雨過后,基坑土體完全處于黏土飽和水的狀態,情況變得極為復雜和棘手。在這關鍵時刻,馬星挺身而出,帶領團隊深入項目現場,展開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經過無數次的探討和嘗試,最終創新性地采用了鋼管錨桿土釘墻的施工方法來應對黏性飽和水土層的挑戰。 此舉不僅成功地避免了成孔土釘失效的潛在風險極大地消除了安全隱患,而且具有方便快捷的優勢,在節省成本方面也成效顯著。在此基礎上,他還認真總結經驗,形成了一套科學完善的黏土飽和水土層基坑垂直開挖支護施工工法,為類似工程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和參考,為優質履約打下堅實基礎。 在項目建設中,他細化任務分工、明確責任落實,牽頭嚴格落實專業交底、召開現場生產調度會、專人把關物資設備、嚴格盯防關鍵工序,通過定人定責,讓履約推進落到實處。為保障現場履約,凡有關鍵節點、關鍵工序,馬星都主動前往蹲點,現場問題現場解決,有力推進各關鍵節點、工序施工,在不懈的努力與拼搏下,項目團隊成功超額完成了分公司下達的各項任務,當年完成產值目標122%,實現完美履約,以現場拉動市場,成功簽約后續幕墻工程、樣板間施工等合同。 “我們干工程的,不能做‘差不多先生’,要經過千錘百煉,才能打造出真正的精品工程。”面對手頭的項目,馬星始終堅守品質鑄質量之基、精益求精行卓越之路,對工程項目管理高標準、嚴要求,將工程質量管控貫穿項目實施全過程。 ![]() ![]() ![]() 秉承“過程控制 一次成優”的質量管理理念,馬星要求每一道工序嚴格執行樣板引路制度,并在樣板施工完成后邀請甲方、監理進行樣板評審,一致通過后,再對施工員、班組進行樣板交底,對驗收不合格的堅決不允許進入下一道工序。并成立實測實量小組,小組成員對現場進行全過程實測,實測小組對過程數據進行復核,同時統計成品數據進行分析匯總,使項目施工質量情況大幅提升,質量穩步提升,獲評河南省建筑工程質量標準化示范工地。 項目團隊同樣注重技術成果的提煉總結,面對一號院的屋面連廊處呈現出的超長懸挑結構造型,其懸挑長度長達 7 米且前端的混凝土結構板采用了雙板構造,這無疑使得荷載大幅增加,進而導致施工難度攀升。馬星堅持“大膽創新、小心求證”的工作思路,帶領技術團隊結合項目特點和實際情況,經過深入研究和論證,最終提出了一種新的思路,即從兩側架設大型雙層工字鋼平臺,上層工字鋼前端懸挑平臺,不僅成功解決了高層建筑屋面超長懸挑結構造型支模及防護要求,并使項目提前封頂40天。 項目獲得省級QC成果2項,獲省級工法2篇,發表知網可查論文1篇。 “今天天氣預報顯示有五級大風,現場所有吊籃作業必須停止施工。工人不得離場下班,所有管理人員也不得離場。” 馬星在晨會上鄭重地說道。每日關注天氣動態已成為了他的一種習慣。 在項目安全管理中,馬星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 “用‘放大鏡’查問題,用‘顯微鏡’查隱患,用‘望遠鏡’抓防范” 的工作準則。他常常說到“安全是帆,項目是船”,安全生產必須從細節抓起,從小事入手。在實際工作中,他切實關注每一道工序,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隱患的環節,力求把一切隱患都消滅在萌芽狀態。 馬星帶領項目團隊以加強員工安全責任意識教育、提高防范能力為基礎,通過開展多元化安全教育培訓,從源頭上抓安全工作。針對現場施工可能出現的高處作業、雙邊作業、管廊電纜絕緣掛設標準化施工等問題,由安全部牽頭,聚焦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突發事件應急處置程序等重點內容為現場施工人員進行了深入講解,截至目前共開展各類安全教育2000余人次,舉辦各類應急演練15場次,并堅持每周與甲方、監理三方聯合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緊盯現場臨時設施等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筑牢項目安全防線,推動項目快速建造,獲評河南省文明工地榮譽。 走過征程路,回首滿徑花。馬星立足崗位,始終保持著對本職工作的責任感與熱忱。在一次次歷練中,實現了自身的蛻變與成長,以實際行動詮釋著敬業與奉獻,用汗水與智慧繪就了城市建設的壯美實干畫卷。
文章分類:
風采人物
|